千叮万嘱这才是真正能治失眠的中药材,别
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方柏刘老,介绍过一个病例:他的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失眠时间长达25年!刚开始吃安定,半片可以睡两三个小时,后来加量到一片也不行,最后吃两片也不管用。 刘老给她开了一个药方,当天晚上服用后睡眠质量就有了很大改善,能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六点钟。 和这位患者有相似经历的大有人在,失眠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尤其是上了年纪后,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刘老的这个针对顽固性失眠的方子是什么?还有什么改善失眠的好办法呢? 睡前喝一碗,一觉到天亮 刘老认为,顽固性失眠大多是痰火为患所致,如果不解决痰火,无论用什么镇静安眠的药物都不会起作用。 他给这位患者开的方子叫做三黄安眠汤,针对这种顽固性失眠,有很好的效果。 三黄安眠汤 生地黄、天竺黄、姜黄、炙僵蚕、半夏、高粱、远志、防己、炙草、首乌藤、炒枣仁、茯神、五味 这个是中药方,具体用量因人而异,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配伍。 刘老还介绍了一个更适合大众人群的简化版安眠汤,这个方子没有什么副作用,药效较轻,适合普通失眠的人群。 简化版安眠汤 竹茹10g、茯苓20g、高粱米30g、生地黄50g 先加清水若干毫升,放入竹茹武火加热至水开,文火煮15分钟。捞去竹茹,加高粱、生地、茯苓,煎煮20分钟,米熟汤成。睡前2小时服用,坚持7-10天就会有效果。 如果汤药喝不下口,也可以泡脚。大名鼎鼎的温胆汤足浴粉,跟春天特别配。罗大伦老师也建议痰湿重的人多用温胆汤泡脚。 另外,温胆汤对于春天肝胆经不通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睡眠不好、胸闷、口苦、恶心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不仅改善上热下寒,还能化痰湿,提振阳气。 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就有了温胆汤的记载,可谓是调畅气机、祛湿化痰的千年古方。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是调和肝胆、脾胃的常用方子,可以通降胃气,疏肝解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调畅全身气机 原本这个用来喝的方剂,后来被医家调整成足浴包。对于脾虚有湿的人来说,脾胃的吸收能力还不如脚底的经络吸收的好,吃东西不如泡脚,让脚底的经络,把古方中的有效成分吃下去。没有了吃汤药的那种痛苦,还成为睡前最放松的一种享受。 ①泡脚周期 一开始最好连续泡10-14天;后续可每周泡2-4次,或每个月在感觉症状明显的时候连续泡7-14天。 ②泡脚方法 首选:煮上10分钟,然后放到40℃,让有效成分释放更多。 懒人:直接丢进热水里多泡泡也是可以的。 节省的人:一包两泡,第一天热水泡,泡完捞出来放冰箱里,第二天再用煮,让两天都有足量的有效成分释放,雨露均沾每一天。 稍有体寒:痰湿质有些是寒湿(比别人怕冷,吃凉拉肚子),在泡脚的时候,加几片姜一起煮。湿热质直接煮泡就好。月经期:经期量少的可以继续泡,量多的就暂停一下,避免血崩。 春天用它泡水喝,补肝助眠 进入春天后,肝气旺盛,容易导致肝阳上亢,很多人失眠心烦、多梦的症状会加重,还容易出现易怒、爱发脾气的情况,针对春天的失眠症状,可以试试这杯栀子酸枣茶。 食用方法 栀子酸枣茶:一般每天用炒栀子3-6克,酸枣15-30克,洗净后沸水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 适用人群:根据个人习惯,每天可以浸泡多次饮用,建议饭后服用。脾胃虚寒,有胃病的人慎用。 如果睡眠很不好的,也可以不用酸枣,直接用炒酸枣仁,但要适当煎煮。 此款茶饮,能较好的清火安神,比如一些中年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焦虑上火,睡不好觉,都可以饮用。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后语:希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方“在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swtgy/7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方张仲景辨证治疗疼痛全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