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肾的气血不足各不同,切莫盲目调理,
气血亏虚百病生,五脏补益各不同。无论是民间还是网上都有很多调理气血不足的方法,可是有些人用后很好,有些人用后没有效果。其实,气血不足还要细分心肝脾肾气血虚各不相同。不同的脏腑气血虚有不同的分证调理,中医教你如何分辨,做到分证调理。 气血亏虚百病生,五脏补益各不同 对于气血不足的原因,《理虚元鉴》中解释“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 现在总体来说,与遗传因素、过度劳累或安逸、饮食不节、大病久病失于调理、延误失治或滥用药物有关。 气血不足归根结底是脏腑的气血虚引起,那么脏腑的气血虚怎么分证调理呢?其实气血不足有偏重于气虚和偏重于血虚两大类。 气血不足有偏重于气虚、血虚之分 一、气虚 气虚主要是面色发白或萎黄,气短懒言,肢体倦怠无力为主要特点。其中又分脏腑。 气血不足之肺气虚 主要症状:咳嗽无力,痰液清稀,气短,自汗,声低,易于感冒,面色发白。 中药调理气血不足是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调理中药:人参、黄芪、沙参补气益肺,熟地、五味子益肾敛肺。 另外咳嗽痰稀者可以用紫菀、款冬温肺止咳;易于感冒加防风、白术;气短可用五味子补肺纳气;自汗较多者可用牡蛎、麻黄根固表止汗。 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心 气血不足之心气虚 主要症状: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神疲乏力,自汗。 常用调理中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心,熟地、当归滋阴补血,酸枣仁、志远宁心安神。 自汗较多者可用黄芪、五味子益气固表止汗;食欲减退者可用砂仁、茯苓健脾开胃。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气血不足之脾气虚 主要症状:饮食减少,饭后胃部不舒适,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常用调理中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茯苓、扁豆健脾除湿。 人参、山药、炙甘草益气固肾 气血不足之肾气虚 主要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而清,妇女白带清晰。 常用调理中药:人参、山药、炙甘草益气固肾,杜仲、山茱萸温肾补气,熟地、枸杞子、当归补养精血。 神疲乏力严重者,加黄芪益气;尿频较重者加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固摄肾气。 二、血虚 血虚主要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眼花、肌肤枯燥为特点。 当归、川芎、柏子仁养血宁心 气血不足之心血虚 主要症状: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 常用调理中药:人参、黄芪、茯苓、五味子、甘草益气生血,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志远养血宁心,肉桂、半夏温中健脾以助气血生成。 失眠多梦较重者加合欢花、夜交藤养心安神。 熟地黄、当归补血养肝 气血不足之肝血虚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肋痛,肢体麻木,面色不华,妇女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常用调理中药:熟地、当归补血养肝,芍药、川芎和营调血,黄芪、党参、白术补气生血。 血虚较重者,加制何首乌、枸杞子、鸡血藤增强补血养肝的作用;肋痛者加丝瓜络、郁金、香附理气通络。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 每一个脏腑的气血不足都不一样,表现和调理方法也不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说切莫把气血不足一概而论,滥用药物调理反而伤身。 注:图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号和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健康知识科普分享,不具商业用途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swthj/7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用黄芪的禁忌作用和入中药用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