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乃缦的故事让我们每一个人心有戚戚焉。在我们追求所谓的人生成功的时候,我们用很多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的成功。但对照乃缦,我们是否也和他一样是一个已经走入绝境,想要逃避现实却无处可逃的绝望之人呢?作为一个同时是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又是一个濒死之人的乃缦,他究竟是如何摆脱这个双重身份,回归到生命最初的本相呢?

乃缦可能是他个时代中世界上最成功、最有权力的人。他的故事记载在圣经的列王记下第5章。乃缦的人生可以说是“实现梦想的人生”:他是亚兰国(今日的叙利亚)军队的元帅,他的地位相当于国家的首相——因为亚兰王在国家正式典礼的场合中要靠在他的手臂上(列王记下5:18)。

他既是财主,又是英勇的战士,极其威严和尊荣。

然而这些伟大的成就和能力却遇到了对手。

亚兰王的元帅乃缦在他主人面前为尊为大,因耶和华曾藉着他使得亚兰人得胜;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长了大麻风。(列王记下5:1)

请注意看,列王记下作者的描述先是堆砌乃缦的丰功伟业,然后突然加了一句:“只是……”;不管他有多少成就,他就只是行尸走肉而已。

圣经中所说的“大麻风”包括了多样致命和破坏健康的皮肤疾病,会使人慢慢地残废、毁容,最后失去生命。当时的这个病就如我们今日的癌症,令人不寒而栗。乃缦将会经历到如同慢动作般的爆破:他的身体会先开始肿大,接着皮肤和骨骼开始破裂,然后一片片地剥落,最后会在凌迟中慢慢死去。乃缦什么都有——财富、矫健的身手、民众的拥戴——可是在这些丰富之下,他正逐渐地垮塌下来。

思考:作为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乃缦可否借由作为他所谓的成功领受生命的奥秘,摆脱痛苦而死的厄运?

追逐成功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是盼望能够进入“核心圈子”中。

路易斯(C.S.Lewis)曾经在他的一篇著名文章中,很有洞见地讨论过这个题目:

我不相信世界上发生的每件事情背后,都是经济上或者性爱上的动机。真的动机是一种……渴望能进入核心层的欲望,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你希望……这么好的资讯就只有我们四五个人(真正)知道……可是只要你被这个欲望所操控,你就永远无法满意,直到你克服了作为圈外人的恐惧,否则你就一直是个圈外人。

路易斯说的“一直是个圈外人”是什么意思?乃缦是一个既成功又有钱有势的人,但他也是一个麻风病人。成功、财富和权利本该让他做个完美的圈内人,进入最有排他性的社交圈核心中,但是因为他又传染性的皮肤病,使得他被拒在圈外。所有他的成功都毫无用处,不能解决他被社会拒绝和情绪绝望的困境。

我在此只是用乃缦的故事做比喻。许多人追求成功是盼望借着它来克服那种“圈外人”的感觉,他们相信,只要他们成功了,俱乐部的大门就会打开,他们就可以连上社交圈的人脉,与有名有势的人建立关系,最后,他们期待自己会被真正地大人物所接纳。然而成功个人的承诺,最后是实现不了的。乃缦的大麻风就显现出这个真相——成功无法带给我们所寻求的满足。许多社会上最成功的人都能见证,他们自己仍然感到是“圈外人”,他们还是不能肯定自己。

预告:对于乃缦的痛苦,究竟谁可以告诉乃缦真正地解脱之道呢?谁可以为乃缦指明生命奥秘之路呢?

先前亚兰人成群地出去,从以色列国掳去了一个小女子,这女子就服侍乃缦的妻。她对主母说:“巴不得我主人去见撒玛利亚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麻风。”

(列王纪下5:2-3)

乃缦的妻子有一个婢女,她告诉他说,以色列有一位大先知。乃缦急切地想要抓住这根稻草(微小的盼望,于是就前往以色列去找先知以利沙来医治他。他带了“银子十他连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和一封亚兰王写给以色列王的信——信上说:“我打发臣仆乃缦去见你,你接到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麻风。”——乃缦很快地找到以色列王,把信和金银都给了他(列王纪下5:5—6)。他期待因着这些财富和信件,以色列的王会命令先知来医治他,这样他就可以健健康康地回家去了。

乃缦盼望这封君王对君王之间的最高介绍信,会为他带来医治。他以为能用自己的成功,换得问题的解决,却不知道有些事情只有上帝能够解决。他的婢女只告诉他要“去见撒玛利亚(以色列)的先知”,就是直接去见先知以求医治,但这和乃缦的处世之道不同,所以他带着极大的酬劳和一封代表着最高权威的介绍信,去找以色列最高的领袖。可是以色列王对他的作法并不高兴。

“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说、我岂是 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这人竟打发人来、叫我治好他的大痲疯。你们看一看、这人何以寻隙攻击我呢.”(列王记下5:7)

乃缦和亚兰王以为以色列宗教信仰的运作方式,和当时各国宗教的情况相同,也和今天许多国家宗教的情况相同。

他们相信宗教是一种控制社会的形式,而宗教运作的原则是:如果你过着善良有道德的生活,神明就会赐福给你,让你兴盛富裕。因此,这就很自然地让人以为,社会中最成功的人就是最接近神明的人,他们就是可以向神明要求任何东西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传统宗教会认为神明与最成功的人同在,而不是与圈外人或是失败者同在;这也就是为什么乃缦直接去找以色列王的原因。

但是以色列王读了这信就撕裂自己的衣服。他知道亚兰王不了解以色列的上帝和别国的神明是不同的,他无法对上帝下命令要他医治乃缦。以色列的上帝不受人的牵制,也不能被收买或是安抚,但其他各宗教的神明是可以受控制的,只要我们努力行善,恭敬祭拜,他们就得回报我们。可是,我们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接近以色列的上帝;不论他赐给我们什么,全都是出于恩典的礼物。

当以色列王喊着说:“我岂是上帝,能使人死使人活呢?”这话正中了乃缦问题的核心。

乃缦把成功当做偶像,期望在他成就的基础上,以一个“成功者阶层”的身份,从别人那里得着任何他所想要的东西。但是成就、金钱和权力,并不能“使人死使人活”。

这些年来,我越研读这段经文,就越是佩服乃缦,他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好人,但那只能显明,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对于寻找上帝也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

我们不要太苛责乃缦,他有本事运用影响力,找到名字线索,再花一大笔钱,直通最高当局;对他来说,既然这是和重要任务打交道的方式,为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和上帝打交道呢?

但是圣经所启示的上帝是不同的——乃缦要找的上帝是温驯听话的,然而真正的上帝是不受人牵制的;乃缦要找的上帝是欠我们的,然而真正的上帝是施恩典的,因此所有的人都是欠他的;乃缦要找的上帝是属于私人的,只眷顾自己的,然而真正的上帝是对每一个人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swthj/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