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类别试题:

76.女,30岁。孕40周,无剖宫产适应证,但产妇及家属坚决要求剖宫产。术后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诊断新生儿湿肺,家属对此提出质疑。主治医师称,产妇本不该手术,自然分娩该病发生的概率较低,这些信息已告知且产妇及家属已签字。但家属认为:医生是权威,应由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如果医生讲清楚剖宫产会导致新生儿湿肺,我们不会再坚持。本案例中,该医师违背的临床诊疗伦理要求是

A.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B.药品合理配伍

C.患者至上原则

D.医护精诚协作

E.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77.女,35岁。下肢严重挤压伤2小时。查体:BP/70mmHg。实验室检查:血清K6.0mmol/L,Nammol/L,CLmmo/L。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A.细胞外液碱中毒、尿液呈酸性

B.细胞外液酸中毒、尿液呈酸性

C.细胞外液酸中毒、尿液呈碱性

D.细胞内液碱中毒、尿液呈酸性

E.细胞外液碱中毒、尿液呈碱性

78.女,45岁。类风湿关节炎5年,予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及小剂量激素治疗,疾病仍然处于高活动状态,关节骨破坏发展。此时可考虑选用的细胞因子措抗治疗是

A.抗CD5单抗

B.抗EGFR抗体

C.抗L-23单抗

D.抗HER-2抗体

E.抗TNF-a单抗

79.刘女士2周前经剖宫产产下女婴产后奶水不足令孩子啼哭不止:加之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婴儿及产妇的照顾和护理也是问题,刘女士因此萌生了悲观厌世的想法。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为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简便的心理评估工具为

A.TAT(主题统觉测验)

B.H-RB(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C.SDS(自评抑郁量表)

D.EPQ(艾森克人格问卷)

E.MI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80.MHCII类分子高表达于

A.活化B细胞

B.肥大细胞

C.初始T细胞

D.天然杀伤细胞

E.中性粒细胞

答案:

76.A

解析:医生没有讲清楚剖宫产的并发症及危险,所以是违背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77.C

解析:该患者血钾6.0大于5.5mmol/l,是诊断为高钾血症,患者下肢严重挤压伤,因此为细胞内钾的移出,易发生细胞外液酸中毒,出现反常性碱性尿。故答案选C.

78.E

解析: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有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在RA明确诊断后,应尽早使用。DMARD可联合使用,也可以与激素或NSAIDs联合使用。传统的DMARD起效慢。一般首选甲氨蝶呤,并将它作为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其他包括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硫唑嘌呤、环孢素、环磷酰胺等。近20余年来,生物制剂DMARD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CD20单克隆抗体,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减轻炎症,而且可以更好地抑制骨质破坏和疾病的进展,成为治疗RA的重要药物。

79.C

解析:评定量表主要用于评价精神症状及其他方面的评价,如抑郁量表、心身健康调查等。

80.C

解析:初始T细胞高表达MHCII类分子。

中医类别试题:

76.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的药物是

A.红花

B.桃仁

C.泽兰

D.鸡血藤

E.益母草

77.既能够治疗咳嗽气喘,又能够治疗肠燥便秘的一组药物是

A.苦杏仁、紫苏子

B.苦杏仁、胖大海

C.苦杏仁、火麻仁

D.苦杏仁、柏子仁

E.苦杏仁、郁李仁

78.白前与前胡都具有的功效是

A.宣散风热

B.发散风热

C.降气化痰

D.祛痰利咽

E.祛痰宽胸

79.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的药物是

A.天南星

B.蝉蜕

C.川乌

D.防风

E.蕲蛇

80.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功效的药物是

A.酸枣仁

B.莲子

C.远志

D.合欢皮

E.首乌藤

答案:

76.A

解析:红花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77.A

解析:苦杏仁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子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78.C

解析:前胡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白前功效:降气化痰。其二者均有的功效是降气化痰。

79.A

解析:天南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80.A

解析:酸枣仁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

中西医类别试题:

76.下列关于阿司匹林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解热作用

B.减少出血倾向

C.中毒剂量呼吸兴奋

D.可出现耳鸣、眩晕

E.减少炎症组织PG生成

77.“冬眠合剂”是指下述哪一组药物

A.苯巴比妥+异丙嗪+吗啡

B.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C.苯巴比妥+氯丙嗪+吗啡

D.氯丙嗪+异丙嗪+吗啡

E.氯丙嗪+阿托品+哌替啶

78.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肠吸收面积大

B.舌下给药吸收面积较小

C.直肠给药吸收表面积很小

D.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

E.口服给药吸收面积为舌下静脉

79.酸性药物过量中毒,为加速排泄,可以

A.碱化尿液,减少重吸收

B.酸化尿液,促进吸收

C.碱化尿液,促进肾小管重吸收

D.酸化尿液,减少吸收

E.以上都不对

80.阿托品阻断虹膜环状肌上M受体,使环状肌松弛,瞳孔扩大,属于

A.药物效应

B.量效关系

C.药物效能

D.药物强度

E.药物的选择性

答案:

76.B

解析: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5g/d以上)或长期服用,还能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77.B

解析:氯丙嗪、异丙嗪和哌替啶合用,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严重感染、高热惊厥及休克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78.E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的关系。口服给药是常用的给药途径,吸收部位为胃肠道。舌下给药吸收部位为舌下静脉。

79.A

解析: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的过程,尿液pH值会影响药物的解离度从而影响排泄。当苯巴比妥、水杨酸等弱酸性药物中毒时,碱化尿液可使药物的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进而解救药物中毒。

80.A

解析:药物作用也称药物效应,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原发作用引起的机体机能或形态的改变。如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阻断虹膜环状肌上的M受体,其效应是阻断受体后产生的环状肌松弛及瞳孔扩大。药物作用有时也称生物活性或药物反应。

百通世纪版医师资格《密押题库》众位名师精心编撰,共计题仿真模考试卷+答案解析几乎覆盖教材所有的高频考点在备考阶段有这样一套题库查漏补缺简直就是医师资格考试必备神器扫码回复即可免费获取参与方式

第一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swtjg/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