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源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根。2植物形态木质藤本。块根矩圆形,数个聚生,外皮红棕色,内面白色或浅红棕色。茎多分枝,带淡紫色,散生点状皮孔,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5,常羽状分裂,裂片卵形,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粗锯齿,基部楔形,叶轴有阔翅;叶柄带淡紫色。聚伞花序与叶对生,序梗细长而缠绕;花小,萼片5,不明显;花瓣5,淡黄色;雄蕊5枚,与花瓣对生,花丝短;花盘杯状,边缘稍分裂;子房2室,花柱甚短。浆果圆球形或肾形,熟时蓝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3产地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杂草丛中。分布于华北、华东及中南地区。4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5药材性状纵瓣长圆形或近纺锤形,长4~10厘米,直径1~2厘米。切而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一突起的棱线;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呈淡红棕色。斜片卵圆形,长2.5~5厘米,宽2~3厘米。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甘。6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心经、胃经。7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8临床应用用量4.5~9克,水煎服;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细粉外敷。用治痈疽发背、疔疮、瘰疬、水火烫伤等。9药理研究为外科常用中药,历代皆用治疮疡、疖肿等,以外用效果较好,近年来化学及药理方面的研究报道表明,水浸剂对共心性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腹股沟表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另有报道,提取物醋酸乙酯可溶部分,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0化学成分本品含酒石酸、延胡索酸、槲皮素、白藜芦醇、大黄素、α-菠固醇、原儿茶酸、鞣质、黄酮苷、葡萄糖等。另含粘液质、淀粉。11使用禁忌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禁服,孕妇慎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12配伍药方①治烫火灼烂:白蔹末敷之。(《备急方》)②治诸物哽咽:白蔹、白芷等分。为末,水服6克。(《圣惠方》)③治湿热白带:白蔹、苍术各6克。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白糖水送下。(《全国中草药汇编》)④治腹股沟疝:白蔹30克,水煎加白糖冲服。(《青岛中草药手册》)⑤治疮口不敛:白蔹、白及、络石藤各15克,取干者。为细末,干撒疮上。(《鸡峰普济方》白蔹散)来自互联网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公益科普,如有未明示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来源:医学知识宝库

往期中药·点击对应名称进入

千日红

小蓟

冬葵子

红芪

蜂房

桂枝

诃子

卤砂

厚朴

黑豆

金银花

鹿茸

麝香

芦荟

杜仲

伏神

灵香草

相思子

竹茹

没药

委陵菜

海金沙

鸡矢藤

神曲

金莲花

木贼

赭石

瓜子金

辛夷

桃仁

降香

佩兰

榧子

蕤仁

黄芪

喜树果

三叉苦

黄荆子

甜瓜子

鬼针草

浮小麦

远志

冬虫夏草

急性子

核桃仁

草果

草豆蔻

茺蔚子

荜澄茄

葫芦巴

荜茇

柿蒂

樟脑

儿茶

浮萍

荠菜

当归

槐花

番泻叶

肿节风

茜草

芦根

垂盆草

千里光

仙鹤草

半枝莲

冬凌草

白头翁

大青叶

蒺藜

薏米仁

绿豆

苍术

车前草

秦艽

红粉

桑葚

苦丁茶

芝麻

蝉花

穿山龙

半夏

桂皮

三棱

辣椒

水飞蓟

四季青

海藻

安息香

五灵脂

补骨脂

罗汉果

苦瓜

穿心莲

银耳

赤小豆

芡实

沙棘

佛手

桂花

无患子

巴豆

龙眼肉

茉莉花

半边莲

菝葜

王不留行

败酱草

伸筋草

路路通

夏枯草

益智仁

八角茴香

余甘子

糯稻根

川楝子

天仙子

木蝴蝶

牛蒡子

化橘红

女贞子

大腹皮

山楂

马蔺子

山茱萸

马兜铃

枳椇子

枳壳

苘麻子

土人参

青葙子

决明子

母丁香

亚麻籽

地肤子

冬瓜皮

白扁豆

藕节

薤白

刀豆

藁本

漏芦

紫草

绵萆薢

雷公藤

紫苑

续断

麻黄根

商陆

黄连

黄精

黄芩

拳参

浙贝母

高良姜

徐长卿

射干

党参

桔梗

前胡

泽泻

威灵仙

重楼

骨碎补

贯众

细辛

狗脊

金果榄

防己

百合

青木香

地榆白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swtxz/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