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23/4454957.html

今日荐读

1.八大名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墨宝

2.潮州张仲林(一)

3.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张仲林医生(一)

4.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作者:江玲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年10月24日

5.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门诊!

6.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tjzyyzz)

导读:寻常型痤疮是累及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年男女,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多形性皮损,散在对称分布于面、胸、背。文章主要介绍马晓北教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经验,马教授认为风热、痰湿、气郁、阴虚等因素使得人体气机升降失常为根本病机,治疗上重点调理人体气机的通畅,方用升降散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欢迎引用本文:

姚渊,马晓北.马晓北教授从调气机论治寻常型痤疮思路[J].天津中医药,,38(5):-.

YAOYuan,MAXiaobei.ProfessorMAXiaobeisthoughtsontreatingacnevulgarisfromregulatingqi[J].Tianj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8(5):-.

马晓北教授从调气机论治寻常型痤疮思路

姚渊1,马晓北2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寻常型痤疮是累及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年男女,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多形性皮损,散在对称分布于面、胸、背。严重者遗留色素沉着和永久性瘢痕,影响患者面容,产生心理压力。西医认为寻常型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的升高及皮脂的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继发炎症反应等四大原因相关,部分还与遗传、免疫、情绪、饮食、内分泌等因素相关。

本病在中医中又称为“痤痛”“痤”“痤疽”“面上粉刺”“酒皶”“疮”“面皯”“面皯疱”“面渣疱”“面粉滓”“粉刺”等,多由火热耗气伤津致瘀或外感风寒内有郁热成瘀,脉络闭阻,脂凝邪聚,病变涉及多个脏腑,病情复杂,治疗重点在“瘀”。马晓北研究员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近30年。马晓北教授认为寻常型痤疮的根本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治疗重点在“调气机”,笔者有幸跟诊学习,现总结治疗思路如下。

1病因病机

马晓北教授认为,与痤疮发生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肝脾胃。《傅青主女科》中云:“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由于现代人工作压力增大,生活习惯改变,情绪波动较大,情志不舒,必然会影响肝的功能,致使气机不畅,郁而化火,火性炎上,发于颜面而为痤疮,表现多为毛囊性的丘疹,颜色呈淡红或暗红色,伴有易恼怒,性情急躁,月经不规律,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而数等。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的根本来源”,气机升降出入沟通身体内外,助运五脏六腑,促进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无论风热、痰湿、血热,均影响到气的运动,使得气机上下升降失常,浊气应降而反升,气夹痰浊等邪上应于面、胸、背而出现痤疮。所以马晓北教授认为,寻常型痤疮的发生,其本在于气机逆乱,升降失调,其标在于风热、血热、湿热、痰浊等,病位主要在肝脾胃,进而影响肺肾。

2治则治法

马晓北教授认为寻常型痤疮由脏腑功能失和引起,与肝脾胃皆有关联,最终影响到气的升降,并且与个人体质情况和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联系。平素饮食肥甘厚味,情志抑郁不畅,致使脾胃失和,运化失常,肝失疏泄,脏腑功能失调,气上下升降失常,夹邪发痤疮于面、胸、背。所以马晓北教授对寻常型痤疮辨证仔细,对证治疗,重点放在气机的条畅方面,兼顾肝脾胃,舒畅气机,调肝健脾。

2.1调肝以通气机

《灵枢·经脉篇》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以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足厥阴肝经经过口面唇额部,所以这些部位发生痤疮可以将肝经郁滞作为原发因素考虑。肝主疏泄的作用使其参与并协调各脏腑进行水液代谢,对于维持脾胃气机升降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保证气血运行无阻到达全身,肝的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经脉郁滞,则发痤疮。所以马晓北教授认为痤疮的治疗要注意疏肝气,调肝血。肝血足,气机畅,气血运行无阻,则痤疮易愈。

2.2运脾胃畅气机

《素问·生气通天论》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疿。”患者汗出,汗聚于表,汗多成湿,郁闭肌肤,阻塞玄府,故成痤疮,此为外湿为患,对气机的升降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一类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腻,导致脾虚运化失职,饮食水谷难以运化,聚而成痰,水不化而为湿,痰湿内蕴,随失常之气机,凝聚肌表,毛孔阻塞,出现痤疮。

马晓北教授认为湿邪的产生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脾喜燥而恶湿,脾失健运,湿不得化,故易生痤疮,所以治疗应运脾胃而化湿,湿邪去而气机畅。湿邪为患多缠绵难愈,所以病情反复在所难免。而湿又有内外之分,所以马教授在临床遇患者痤疮反复发作的时候,均考虑内外湿对气机的影响。并嘱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清淡饮食。

3临证选方

基于以上对寻常型痤疮的认识,马晓北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总结,运用升降散合四逆散,并合知柏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清胃理脾汤等经典名方治疗,得心应手。并在此基础上,病证结合,灵活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

四逆散疏肝理气,调理气机,适用于以肝郁气滞为主,痤疮表现为毛囊性的丘疹,淡红或暗红色,伴有易恼怒,性急躁,月经不规律,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而数者;知柏地黄汤滋阴补肾降火,调理肝肾,适用于阴虚火旺,痤疮表现为病程长,颜色暗红,跟脚散漫,有结节,无脓尖,不瘙痒等特点,并伴随失眠多梦,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等阴虚症状患者;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之力强,适用于热毒炽盛,临床表现多为痤疮颜色鲜红,跟脚紧束,疼痛较甚,或伴有脓疱,有白头或黑头粉刺,伴随舌红少苔,脉洪大而数者;龙胆泻肝汤泄郁火,清湿热,适用于肝胆火郁,下焦湿热,临床表现痤疮有脓,或有疼痛瘙痒,面部潮红灼热,伴随胸胁胀满,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滑数者;清胃理脾汤燥湿运脾,清利湿热,适用于湿邪较重困阻脾阳,临床患者痤疮多表现有结节或囊肿,色红不鲜,破溃后易留疤痕,并伴有有四肢沉重,倦怠嗜睡等症状。

临床中,马教授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合用,使得气机通畅,热毒尽解,痰湿皆消,痤疮即愈。

4典型病案4.1病案1

患者女性,15岁,年2月24日初诊,面部痤疮3年,加重1年余。12岁月经初潮,前额部,后背部痤疮,近1年鼻翼两侧、面部均出现痤疮,有加重趋势,颜色暗红,油脂多,破溃后有瘢痕。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月18日来潮,持续7d,色红,量多,经前无乳房胀痛,白带不多,偶尔有痛经。平素易外感,易发热,咽痛,咳嗽,手足冰凉,纳一般,眠可,大便2~4d1行,质偏干,烦躁易怒,头发出油多,口苦,口干。观其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弦滑。西医诊断:寻常型痤疮;中医诊断:面上粉刺,中医辨证:气郁化火,痰湿内蕴,治当疏肝解郁,消痰祛湿。处方:酒大黄9g,蝉蜕6g,僵蚕10g,姜黄10g,柴胡15g,枳实12g,白芍12g,甘草10g,黄芩9g,黄连9g,蒲公英15g,茵陈15g,紫花地丁12g,连翘15g,浙贝母12g,玄参18g,牡丹皮12g,当归15g,金银花15g,大枣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嘱:少食辛辣油腻。2诊:上方药后痤疮未再新起,大便每日1行,不成形,无腹痛,口干口苦减轻,口中异味无,仍烦躁。观其舌淡红苔不腻、脉弦滑。处方:前方去黄连加法半夏10g,炒栀子9g。7剂,服法同前。3诊:口不干,不苦,仍烦躁,大便每日1行。末次月经:2月5日至今。面额头部起大约1~2个痤疮,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续服7剂。

按语:本例患者为寻常型痤疮,证属气机不畅,郁而化火,痰湿内蕴。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故而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痰湿困脾,湿邪聚于内,出现头发出油多,苔腻。总体来说,是气机不畅,郁而化火,兼有痰湿。治疗以升降气机,条畅上下,疏肝解郁,方用四逆散合升降散加减。升降散通行上下,内外调和,使气顺达,四逆散解郁疏肝兼以理脾,使得肝舒而脾健,郁火散而痰湿行。再加黄连、黄芩、牡丹皮、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取五味消毒饮之意。加玄参消散肿毒,浙贝母能增强化痰之效,《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及当归“主诸恶疮疡,金疮,荣血火郁及受伤之病”,所以当归能消疮疡,对于痤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加大枣健中焦,助运化,从而取得疗效。2诊痤疮得以控制,加强清热消痰之力加以半夏、栀子。3诊,痤疮几近痊愈,故续服巩固疗效。

4.2病案2

患者女性,12岁,年11月28日初诊,面部痤疮3年。面部多发痤疮,颧部较多,粟粒样小丘疹,无脓尖,无瘙痒。出生时早产20d,体质量g。入眠难而多梦,大便质干,2~3d1行。小便不黄。纳可,喜甜食,如奶糖等。汗出不多。舌淡红苔根厚腻,脉沉。西医诊断:闭合型粉刺。中医诊断:痤疮。中医辨证:阴虚火旺,气机不畅,治以滋肾阴,调气机。处方:酒大黄6g,蝉蜕6g,僵蚕9g,片姜黄10g,山药15g,山茱萸9g,牡丹皮9g,茯苓15g,泽泻10g,生地黄15g,玄参20g,麦冬15g,首乌藤18g,远志9g,炒酸枣仁15g,百合10g,知母6g,连翘12g,浙贝母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2诊:药后面部痤疮减少,大便每日1行,眠较前转佳,纳可,不再喜食奶糖,舌淡红根白腻浮起,脉细滑。处方:前方去百合,远志,炒枣仁,酒大黄减至3g,连翘加至15g,续服14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患者证属肾水不足,阴虚火旺,致使气机上下失常。痤疮由虚火所致,故而其表现为粟粒样,无脓尖,亦无瘙痒的特点;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故而出现眠而多梦。治疗总体是以滋养肾阴,调畅气机为主,处方以升降散合知柏地黄汤加减。连翘能治疗一切痈疡肿毒,苦寒之性弱于黄柏,故以连翘代黄柏,既不至于苦寒伤阳,又能清其虚热;因患者有大便干燥,故而熟地黄改生地黄,并加玄参、麦冬为增液汤以滋阴润燥通便;首乌藤、百合、远志、炒酸枣仁安心神,滋肾阴,助睡眠;因其舌苔厚腻,内有轻微痰湿,故加浙贝母以增化痰清热之效。2诊眠佳,故减去百合、远志、炒酸枣仁;大便通畅,故减少酒大黄用量;加大连翘用量以增强疗效。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YZ-)。

作者简介:姚渊(-),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马晓北。

往期荐读

1.公卫课件解读第三版,史上最全!

2.史上最全公卫资料合集,人人有份

3.基本公卫应知应会问!

4.医院的检查报告,这样一看就懂,以后别再问医生了!

5.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6.生化全套检验大全

7.胃镜活检病理报告单解读

8.史上最全的人体解剖全图!

9.58张消化系统医学美图,张张经典!

10.舌诊图谱,史上最全

11.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珍藏版

12.舌诊对消化系疾病诊断的意义

13.史上最全的种皮肤病图谱(修订版)!

14.史上最全皮肤病图谱(附治疗方法)

15.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记忆策略及皮疹图库!

16.儿童常见色素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大全

17.四诊合参缺一不可!中医看病为何必须看人?

18.中医看病一定要面诊:看看片子是开不出药方的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来了,这些条款跟医生最相关!

24.潮安健康文章大全(年版)

25.张仲林痒疹胃病好文盘点(年版)

26.张仲林痒疹胃病录(年完整收藏版)

27.张仲林工作室痒疹胃病录(年完整收藏版)

年7月回顾

八大名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墨宝

夏天怎样出汗才健康?你了解自己的“汗情”吗?

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治疗荨麻疹经验

张声生教授从“胃以降为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

免责声明

张仲林(ID: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zyswt/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