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寒湿?

寒湿过重为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

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易克脾,以致脾胃虚弱,水湿不化,湿邪内生,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入侵人体,阻遏经脉,困扰脏腑,所以春天机体易被湿所困。但春天又是万物复苏,天气渐暖的季节,是排出体内寒湿的好时节。

体内有寒湿的表现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湿。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湿。

●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湿。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湿。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湿。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湿。

●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湿。

●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湿。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湿。

●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湿。

●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寒湿隐藏于哪里?

寒湿如果不排出,对身体影响极大,想排出寒湿,首先得知道它们隐藏于哪里。

01背后寒湿,积存于膀胱经

体背后的寒湿,会直接积存在膀胱经中,长期的堆积会在背后形成一层厚厚的脂肪,这些脂肪有一部分即是那些变了质的体液经过长期不断的累积而成。

02头顶寒湿,直堆头顶

头顶的寒湿会直接堆在头顶上,通常头顶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肤,用手按压时应该是硬硬的感觉。

但是寒湿堆积得多了,会形成一层软软的物质,摸起来像有一层海绵垫的。头顶的寒湿更严重的会在前额左侧或右侧形成一个硬硬的肿包,到医院诊断时医生会认定为骨质增生,这是把寒湿以固态的形式积存的物质。

03正面寒湿,堆积于肺经和胃经中

正面的寒湿,上半身会积存在肺经和其他经络的分支中,这两组经分别在人体胸前中线的两侧。引发我们常说的感冒、受风寒。

正面的寒湿也会积存在胃经中,胃经从眼部下方一直延伸到脚趾,在大腿正面是最容易积存寒湿的部位。严重的胃经寒湿堆积,会使大腿正面形成一层硬而厚的组织,使得大腿的伸缩发生问题,因而造成行动不便。这种疾病很少医生能够诊断出和胃有关联,经常都成为难以医治的疑难杂症,跛了数十年,无论如何均难以想象是由于胃经的寒湿所造成的。

04侧面寒湿,存积在胆经

侧面的寒湿则积存在胆经中,只要寒湿侵入人体,这个部位都无法幸免。这个部位的寒湿有时会在大腿外侧形成一条条的横纹,由于寒湿的物质会阻碍经络的流通,使寒湿堆积的部位附近,细胞所产生的垃圾无法排出,寒湿和垃圾累积多了就会使大腿外侧显得特别的胖。

由于这些废物不是人体的组织,因此会在组织之间流动。如果这个人喜欢运动,大腿部位寒湿和组织废物所形成的垃圾会往下方流动,转而堆积到小腿肚上,形成萝卜腿。

通常男人较女人活动力大些,因而女人多数堆在大腿外侧,男人则大多堆在小腿肚上。就是胆经的寒湿堆积造成胆功能受阻,再造成吸收的障碍。敲胆经一方面能刺激胆经,强迫其分泌胆汁;另一方面使这些堆积的废物能够流动,进而排出体外。

这5种“湿气菜、湿气果”,让你越吃湿气越重!

1、煎炸、烧烤食物

天气转暖,确实很适合撸串,尤其是宅了快两个月,有些人想吃烧烤快想“疯”了。

前阵子,山东一家烧烤店复工,有位壕气十足的顾客直接打电话给店家,要求点整本菜单!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对烧烤的热爱。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煎炸、烧烤食物虽然好吃,但比较油腻、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导致湿热和加重脾胃的负担。

2、两种菜

除了烧烤、煎炸食物,川菜和湘菜也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就说一位朋友吧,开年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找家川菜馆大吃特吃,还有天天吃的趋势。

因为川菜和湘菜比较辛辣,吃太多了会生内热,而热邪常喝湿邪一起“狼狈为奸”,人就容易生病。

3、一些热带水果

没想到吧,水果吃多了也容易生湿,不过这里指的是热带水果,“湿气果”名单:芒果、菠萝、榴莲等。

不得不说,这湿气还真是欺负人,尽选一些美味的水果,但一点也不吃是很难做到的,少吃点还是可以的。

4、冰凉的食物

吃太多冰凉食物,如凉菜、冰啤酒、冷饮等,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加重湿气。

5、凉茶

一些容易上火的朋友,常年捧着清热解毒的凉茶喝,但是这些凉茶性凉,经常喝容易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加重湿气。说完要少吃的食物,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一些祛湿的妙招。

学会这些祛湿法,让你一身轻

最幸福的祛湿法——吃,还有什么比边吃边祛湿更幸福的事呢?给大家推荐一茶一粥一汤,祛湿特管用:

1、白术陈皮粥

烹饪方法:取炒白术10克、陈皮3克、大米50克,一起熬粥服用。

作用:补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人群。

提醒:白术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服用;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2、香荞薏米茶:取苦荞、薏苡仁、茯苓、桑叶、菊花、益智仁、甘草制成的茶包,反复冲泡饮用,功效:祛痰湿、除寒湿、消湿热。

3、泡脚汤,睡前泡脚的时候,在水里加点料,还能赶跑湿气。

加花椒、干姜、肉桂、夜交藤制作成泡脚包,放入热水盆中;泡脚时,以微微出汗为度,15~20分钟即可。

最简单的祛湿法——按揉穴位

按揉穴位,堪称最简单的祛湿法了,不限时间、不限地点,随时随地都能按起来。

①腋窝,在腋窝处有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方法:没有时间次数限制,可以经常按揉,来疏导心经郁火。

②肘窝,肘窝外侧的曲池穴是人体关键“排污口”。

③腘窝,拍打腘窝中心的委中穴,同样也能达到“排污”的作用。方法:每周或隔周在肘窝、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类似刮痧时候的出痧反应)。

道虎壁女科解读:为什么说体内有病“脚”先知?

备孕不足易流产,胎停育,30+女性认真看!(附王温主任谈中医备孕讲座)

秋冬干燥女人易便秘?5个简单食疗方,轻松搞定不再愁

秋主养收,肌瘤患者务必要做对这几件事

十月萝卜赛人参,萝卜加点它,功效人人夸!

低头踮脚,病能治好!这个小动作,对女人好处多多!

睡觉时总在凌晨3、4点醒来,一般暗示四大疾病,女人别忽视!

女性必看:道虎壁中医女科网络诊疗打假声明

八百年专治女人病

道虎壁王氏中医女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zyswt/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