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南(—)

中医皮外科专家

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皮外科治疗的独特风格

赵炳南治湿毒疡

年2月7日,赵炳南老师曾接诊过一位患者郭某,男,50岁。患者自诉全身皮肤发红、肿胀,大片脱皮已经五天了。近四个月来,颈部、左上肢、后背、小腿部位陆续出现了小疙瘩,伴有瘙痒感,抓后流水。五天前口服“红霉素”,外用黄色药水湿敷。服药后第二天两眼睑就出现肿胀,不能睁开,全身皮肤潮红。只要是涂过药水的部位都有明显肿胀,颜色呈紫红色,瘙痒并伴有灼热感常。另外伴有发烧,怕冷的症状。近几天皮肤鳞屑较多,并有大片剥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口渴思饮,头晕,眼花。追朔病史,两年前冬季,患者臀部曾起过小米粒大小的皮疹,瘙痒明显,挠抓后会流水。医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经治疗后,病情时好时坏,停用“激素”后又复发。脉沉缓,舌苔黑。西医诊断为过敏性药疹继发剥脱性皮炎。赵老医生结合患者舌苔、脉象等临床表现,辨证为内热炽盛,外受毒邪,毒热灼伤阴液。在治疗这一证型的疾病时,赵老采用清热凉血,养阴解毒法进行治疗。初诊时开出的方药为:

南北沙参一两、丹参一两、黑元参五钱、二冬五钱、干生地一两、莲子心三钱、槐花一两、生扁豆五钱、生芡实五钱、公英一两、金银花一两、天花粉五钱,每剂煎三遍,每天服三次。

2月10日,患者吃了五剂药后,皮肤大部分潮红已经消退,背部大部分皮肤剥脱,鳞屑较多,前胸双乳间部分皮肤已经恢复正常,双下肢的皮肤接近正常。黑苔已退,舌质淡,脉沉缓。结合患者服药后的机体表现,赵老改用养血润肤,健脾除湿法继续治疗,二诊时开出的具体方药为:

鸡血藤五钱、全当归三钱、赤白芍五钱、二冬五钱、炒薏米五、炒扁豆五钱、炒芡实五钱、炒白术五钱、炒黄柏五钱、怀山药一两、泽泻四钱、丹皮三钱、炙甘草三钱

2月16日,患者吃了五剂药后,皮肤脱屑逐渐减少,瘙痒感比较轻,没之前那么重了。因此赵老又改用除湿止痒,养血润肤法进行后续治疗,三诊时开出的具体方药为:

鸡血藤两、当归三钱、干生地一两、白鲜皮一两、刺蒺藜一两、防风三钱、防己五钱、苦参五钱、首乌藤一两、苡米一两

2月19日,患者因外用糠地糊膏(糠焦油5克,地榆粉10克,液化酚1克,用氧化锌糊膏加到克),面部皮肤跟之前相比有些发红,因此停用糠地糊膏,内服药改初诊方,外用药改中药湿敷。

2月23日,患者使用初诊方后,面部红肿逐渐消退,瘙痒感减轻,双臂、前胸部位的皮损面有新生表皮,颜色接近正常,说明赵老对于患者阴虚血热的辨证是正确的。赵老随后以养血散风,除湿止痒之剂收功,开出的具体方药为:

生地一两、丹皮三钱、白鲜皮一两、苦参五钱、黄芩三钱、车前子(包)五钱、刺蒺藜一两、泽泻四钱、猪苓四钱、地肤子一两

3月5日,患者服用上方五剂后,略微调整用药,患者临床治愈出院。

本例患者发病可能与口服红霉素外用药黄色药水有关。同时,本例治疗过程中,在皮损痊愈阶段曾使用糠地糊膏,又出现面部红肿等过敏现象,说明患者是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过敏。赵老医生认为,患者两年前因外受潮湿,内蕴湿热而患“顽湿”,缠绵不愈;又因长期使用“激素”,致使阴液耗伤,这次发病是因为感受毒邪,以致毒热炽盛,更加燔灼津液,所以出现高烧,皮肤潮红,肿胀,剥脱,口渴思饮,大便干,小便短赤。来院时患者已发病五天,热入阴血,津液枯燥,故见黑苔,脉沉缓,软而无力,头昏,眼花。所以方中重用南北沙参、元参、花粉、二冬、生地、丹参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凉血解毒;金银花、公英、槐花清热解毒凉血;丹参、莲子心清热养血以护心阴;芡实能补脾固肾,补脾则能利湿,固肾则能涩阴。原方服用五剂后症状大为减轻,说明药证相符,赵老继而在滋阴的基础上加用养血药,阴血足则肌肤得养,又配伍健脾除湿之剂以治本,二诊方中鸡血藤、全当归、白芍、二冬补血养阴,活血通络;炒苡米、炒扁豆、炒芡实、山药、泽泻、炒白术、炙甘草健脾除湿;赤芍、丹皮、黄柏凉血解血分之余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swtjg/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