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医圣张仲
北京医院扁平疣治疗 http://m.39.net/pf/a_8744647.html “这是第36篇文章” 咋天和朋友们聊了一遇上阴雨天,颈肩腰腿关节疼痛就加重的情况,有网友私信我说:“我的情况刚好相反,我是经常急性发作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去医院检查说是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我不太懂这些复杂的名词,也不想吃阿司匹林或青霉素之类的,不知道中医有没有什么办法治疗。”我说肯定有办法的,明天我专门写一篇文章,你可以看看。在中医里面,有一种病症叫“痹证”,痹证的发生,正气虚弱是内因,而风、寒、湿、热、毒侵袭是主要的外因。若受风邪侵犯,肌肉、筋骨和关节处游走不定的疼痛和麻木,叫作行痹。若天气转凉时疼痛会加重,那种冷痛、紧痛感比较明显的,叫作寒痹,咋天聊的就是寒痹。若以热盛或湿热蕴证为主,关节红肿热痛,叫作热痹。这是今天要聊的主题。若湿气比较重的叫作着痹,因为湿性重着,往往侵袭足膝,使之红肿热痛,下肢沉重。若久病不愈,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的关节疼痛、头昏目眩、腰膝酸软一般老年人比较多见,这种叫肝肾亏虚型痹症。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热痹”范畴,也叫“风湿热痹”。这种关节疼痛多伴随着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疼痛,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也挺折磨人的。医圣张仲景早在年前,《金匮要略》就有记载:“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大概的意思就是身体没有寒证,很热,四肢关节疼痛,呕吐,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口渴苔白,用白虎加桂枝汤。它是由知母克、甘草(炙)60克、石膏克、粳米60克、桂枝(去皮)90克组成。方中用石膏为君,取其辛甘大寒,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知母为臣,其性苦寒质润,既可润燥以滋阴,又可助石膏清肺胃之热;用甘草、粳米为佐使之药,既能益胃生津,又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偏,四药合而为白虎汤,具清热生津之功,可清在里之邪热,加桂枝解在外之寒邪,里热表寒解则温疟可愈。上锉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我们一起看看我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著名的中医痹证专家王为兰教授是如何加减的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石膏31克,知母10克,生甘草3克,桂枝3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防己12克,薏苡仁15克,银藤31克,桑枝31克。生石膏、知母清热;桂枝散风和营;苍术、黄柏、防己、薏苡仁祛湿清热;银藤、桑枝通络止痛;甘草和中解毒。上肢重者用桂枝10克,下肢重者加牛膝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0克。热重于湿:证见高热持续不退,汗出,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舌苔黄燥、舌质红。重用生石膏、黄柏,去银藤加银花1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便甚干者加大黄10克;口渴重者加花粉15克、竹茹10克;痛重加秦艽12克。热重伤阴:证见低热午后较重,关节疼痛,伸屈不利,夜重于昼,口干咽燥,盗汗颧红,大便干结,消瘦少食,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此为风湿化热伤阴,袪风燥湿药物不得再用,当用辛凉清热、滋阴通络法。用生石膏、知母辛凉清热;银藤、桑枝通络止痛;加天麦冬各10克、石斛15克、生白芍10克、木瓜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丹参15克、元参12克,以滋阴和血;心烦加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不眠加生阿胶10克、尾连10克、黄芩10克、首乌藤31克;口干思饮加沙参15克、花粉18克。另外,咋天聊到的“木瓜丸”就不适合治疗这种病,而中成药“豨莶xīxiān丸”就比较适合这种热痹。这个中成药主要由豨莶草和臭梧桐两味中药制成。二者皆性寒凉,能治风湿热痹。臭梧桐还有降血压的良好作用,如果有老人家既有风湿热痹,又有高血压,用这个治疗是最好不过了。好了,今天先聊这,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或者私信。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帮忙点击左下角分享给更多的亲朋好友,一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swtyy/9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个性化膏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例
- 下一篇文章: 中医故事牡蛎篇一味牡蛎治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