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
木易(四川都江堰)漫步赵公山的山径林道间,游历于村居民房里,这座掩藏在照壁山后的宝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让人感受更深了,脑海里油然想起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赵公山照壁山后,沿青苔沟、王家沟,地势大开大合,东南朝向的青苔沟、王家沟围绕柏灌台,形成山水林涧相映、盆地似的山谷。这里视野开朗,日照时间长,通风采气。这里有岷山雪岭的奇骏巍峨、有青城山秀谷的幽静,更有那适宜动植物生长的气候环境和肥厚的土壤。通往山顶的每条山谷大开大合,在林间升起的缕缕青烟和清脆的鸡鸣犬叫声中,我们方可找寻出隐藏在竹丛林间的栋栋青瓦木楼。空气清凉,山风扑面,送来浓浓的竹笋和野菌的味道,也会送来阵阵清新淡雅诱人的山果野花香气。茂林修竹中,三条清溪流水潺潺,其中以青苔沟的景色最为秀美。青苔沟有小山岗名叫“南天门”。岗顶两岩夹峙,巨楠兀立,横枝伸在两岩上,形如门洞。透过门洞,但见山峰独立云表,烟岚浮动,两山相对,形成米长的幽深峡谷。崖上老树藤萝,遮天蔽日,凉风习习,寒气袭人。仰视蓝天一线,阳光透过层层绿树,洒下点点光斑。山岗下河湾滩上铺满各色各样的小卵石,清澈见底。风光绮丽,幽静异常。青苔沟右侧为柏灌台,左侧是卧牛山之南端,也称“终南山”,形似猛牛的肩膀,当地人呼它“牛膀子”,丈称之为“登龙峰”,突兀的山峰状若城廓,平时云遮雾罩,疑似天上宫阙,烟岚浮动;夕阳西下时,霞光洒在峰上,金光四射。登龙峰正对柏灌台方向,山壁陡峭,如画屏耸立,两条瀑布从崖顶飞泻而下,落差均在米以上。其中一瀑流到山腰分为两股,乡人称此二瀑为“单流水”、“双流水”。飞瀑长年冲刷,两座山崖光滑平整,当地人传说它为赵公明大元帅的令箭,说赵公明把令箭放在这里,镇住了大面山的福地风水。峰下山溪蜿蜒奔泻,峡谷曲折幽深,森林茂盛植被丰富。谷中,溪水时隐时现,山、水、丛林相映相掩,溪流潺潺,鸟语花香,两旁山地果树成行,翠竹葱茏,掩映着幢幢青瓦木屋,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般境地。道家称青城山为“洞天”,称赵公山为“福地”,合称为“青城洞天福地”。赵公山福地不仅是道家推崇的仙境,更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人间圣地。赵公山腹心区,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景区,是一个自然村庄,叫“龙凤村”。公明人中之龙,三霄百鸟之凤,龙凤呈祥嘛,因为有赵公明与金霄、银霄、玉霄三姐妹的打理,才有青城道教的繁荣,人们为纪念他们,把柏灌台上侧的朝天门山称为“龙凤岩”,把这个村称为“龙凤村”。称大面山(即赵公山)为福地,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赵公山有特殊的地质和龙凤呈祥的风水。赵公山以柏灌台为中心,土质肥厚,植被好,地势开阔,日照多,通风好,少有地质灾害和瘟疫发生。第二层意思是说赵公山人杰地灵,不仅有古老的神仙传奇,有古蜀国王部落和唐玄宗巡游的遗迹,也有李太白以及大批文人骚客的拜访,更有中华财神祖师爷在这里诞生。第三层意思是说赵公山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和纯朴祥和的民俗风情。龙凤村有民歌,概述了这里的风光特色和风土人情。平石板爬坡九道拐迎仙桥头柏灌台山顶只有“一捆柴”崖上有字认不来麻姑洞子通西海赵公庙隐没石桅杆在辟邪树根根当药卖鹿耳韭香飘十里外白熊出没梯子崖别起弯刀谈恋爱娶媳妇不用花轿抬平石板是汤家沟天然一块石桥,也是进青城赵公山必经的关口和过往客人休息的驿站。从这里出发,经飞水崖,翻土地岭,过三弯九道拐,山高坡坎险峻,道不尽的上坡下坎才进得这世外桃源神仙福地。“一捆柴”指赵公山顶上那一株千年共生树。相传赵公明砍柴,经过此山峰,见两老者下棋赌艺,一盘棋下完,公明得点化而悟道,公明的一捆柴,也落地生根成了大树了。“崖上有字认不来”,是说庆云台葫芦崖上的摹崖石刻,这几个神秘的石刻,上下数千年,无人能认读。麻姑洞是赵公山最长的一个地下溶洞,深不可测。传说,这个洞从山上通往山下的西海,过去的成都平原传说是海子,称“西海”。麻姑洞是否通达西海,仅仅是传说、猜测,有待科学考证。传说赵公明大巫师服食千年成精的何首乌,飞升隐没到封神台受封成神仙后,山民在青苔沟口筑赵公祖庙。赵公庙香火鼎盛,后被袁姓官僚占据。相关资料和袁家古墓旁残断的石桅杆,证明有赵公祖庙存在的历史。赵公祖庙内有株千年古银杏,传说这棵古银杏是赵公爷撒播的辟邪果长成的,树皮树叶能治病,当地人常把树根挖来当药治病。赵公山有一种野菜,叶阔厚,形如鹿耳,当地人称“鹿耳韭”,春天里割来晾干腌汁,作菜汤,香味诱人,大老远都能闻到这股特殊的野菜香,此菜属赵公山一绝,是赵公山人招待客人的最好菜品。“白熊”,即大熊猫。赵公山白马沟、梯子岩一带有大熊猫出没,50年代,有人捕捉过一只送林业部门,年,山民罗华松等人还在此地发现过大熊猫的身影。山里人以打柴、狩猎、挖药为生,弯刀是必用的工具。家家有,人人用。男子汉出门腰杆上总是别着一把弯刀。弯刀也成了男人剽勇勤劳的象征。不别弯刀,不劳而获的小伙子,是赢不了姑娘的芳心的。赵公山地形复杂,民风纯朴,讲究自然、节俭、和谐、情趣,不喜铺张浪费。山民婚嫁,家家来帮忙,家家来助兴,大块肉、大碗酒、面蒸蒸、干膜膜、鹿耳韭汤,随便嘿、尽管闷。只要大家高兴,主人心足矣。这首民歌朴实、自然、地道,把财神祖山赵公山的自然特色,人文特色,一“唱”了然。青苔沟绕柏灌台蜿蜒而下,地势开阔,土质肥厚。山民木屋掩映在丛林之中,只有从林间冒出的阵阵炊烟和鸡犬鸣叫中判断出人家的住处。山里人家,户户都有一个几乎一年四季都在燃烧的火炕,过去呀,有火炕的这间屋,就是家人集中和接待客人的地方了。这火炕上方,从梁下吊下一根长长的竹筒,一根木棍伸进打通了竹节的竹筒里,木棍可以上下伸缩。梁的另一方有一根绳子绑在木棍上,使木棍与垂直吊下的竹筒有一个角度,木棍下方有几根钩子,钩子上或挂茶壶、或挂烤腊肉,重力使木棍被竹筒的角度卡住,钩子上悬挂的水壶或其他物体就不会顺着竹筒掉下来了。山里称这个利用重力与角度原理挂东西的玩意儿叫“鬼扯脚”,鬼从旁边扯住你的脚,任凭你用多大的力气也跑不脱。火坑里天天有火炭,主人家一拨弄,红红的火炭便翻滚出来了。山里人的“两面黄”玉米馍馍就是在这个火坑里烤制出来的。主人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拨弄火坑,加添一点柴火,“鬼扯脚”上的茶壶里一天到晚都有热水,早上洗脸水,中午泡茶水,晚上洗脚水,茶壶里的水滚烫了,把“鬼扯脚”往上拉一点;要加温了,把“鬼扯脚”往下吊一点,这个自来滚水壶还真绝。主人家劳作归家,第一件事也是拨弄火坑,围着坑边木板凳伸一伸脚,舒展一下腰骨,挽起长裤腿,敞开外衣,让火炕把周身烤舒服,烤的发烫,起火斑子。这个不熄的火坑是山里人的中心,晚上,一家人围着火炕说说一天里的见闻,摆摆山里山外的龙门阵。山里人淳朴,说话也与坝子里有些区别的。山里人男男女女都有一句口头语“嗨哟”。这“嗨哟”拉长了声调,放开嗓门,那是招呼在山坡上、山沟里、山林里的家人,是对隔山邻居的问候,这边“嗨哟”一吆喝,山那边也会“嗨哟”回应过来,于是就有了大声武气的对话。如果放短语调,放低嗓门,那就是一种称呼、问候了。山里人不称人姓名,不叫人职务,见面招呼往往都是一声“嗨哟”。对新朋友,双方在“嗨哟”声中认识;对老朋友、熟人,在“嗨哟”声中交换了问候和敬意。这种“嗨哟”往往还是两个人之间的昵称,人熟悉、关系好、友情深的双方,不需要多的话语,一声“嗨哟”都能表达和理解对方的意思。但是,要注意,这个“嗨哟”也不是乱喊乱叫,也有忌讳。比如,少者对长辈,一般不能叫“嗨哟”,这是不礼貌;男人对未出嫁的姑娘叫“嗨哟”,这是唐突。赵公山人质朴,自然、和谐,使人感到山野的粗犷、田园的恬静和山人的和谐。赵公山有两户大姓人家,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一户是山里王家沟王权发一家,龙凤岩下王家沟边的树丛里,偌大一个院落,王权发的家就像灌木丛发枝发芽,大大小小20多口人,父子、母子、弟兄妯娌、堂兄堂弟堂妹一大家子人,和睦相处,上山一大群,出山一长串,好生令人羡慕。另一户是山沟口杨启荣一家,弟兄姊妹6个,有当民师教书、有当赤脚板医生,这一家人就像春天里的一笼竹子,发兜发枝,也是20多口人。虽然几兄妹都先后结婚生儿育女,但是老母亲当家,白天一家子该干啥就干啥,天一落黑,都会回到竹笼掩映的小院里,围聚老人家膝下,一大家子其乐无穷。这两个大户人家在赵公山一带负有盛名,直到土地承包到户,时兴责任到人头的年代了,这两户和谐美满的大家族才化整为零。在自然生态的环境里,赵公山人虽然没有享受到现代都市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不离不弃、和睦相亲、自然相处、自然分工、自觉谦让,却也其乐融融。现代都市人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什么还对拥挤的农家小院和土鸡肉、石磨豆花乐此不疲呢?现代都市人向往的,就是赵公山那种原始、质朴、恬静的山水田园风情和与大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赵公山那种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是人们向往的财神爷的福地,也是现代都市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神仙梦境。供稿推荐:王国平编辑:岁月都江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zyswt/1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