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白马寺郭家治疗各种类型骨折,尤以粉碎性骨折难以固定性骨折,无论从对位手法及药物验方均闻名于世。

秘方来源

笔者有幸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结识了郭氏后裔老六郭老大夫,医院骨科主任,因四清运动中由于其出身地主家庭,停职受审,家庭被抄,引起心脏病(冠心症)复发。

医院任中医师,出于对郭家骨科医术的敬仰,特多次至家为其治病,郭大夫对笔者的诊断论治甚为佩服,在看病之余笔者依据党有关土改,四清政策角度为之讲解宽慰,称按照郭大夫本人自幼至兰行医,从未直接参与过剥削,属于自由职业者,运动后期结论时,不会被定为“地主分子”,劝其不要过多忧虑,应该相信党的政策,等待结论。

由于笔者对其关心体贴之精神,感动了郭大夫,郭大夫表示其治病救人数十载,运动中竟遭不白之冤,许多熟人都因怕受牵连而疏远,不敢接近他,唯独王大夫不惧前嫌,亲临为之治病,待如知己,遂以祖传秘方“二号治伤散”相赐,并授以其他药物治疗方法。

此后,余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曾遇到数十例难以对位,固定的粉碎性骨折病人,均给予白马寺验方药物治疗,收到神奇的效果。

为了发扬祖国医学药物治疗各类粉碎性骨折难以对位、固定疑难病人的神奇效果,特将药物治疗方法简介如下(全靠药物治疗,从未用任何手法对位,因本人未学过手法复位术),以期发扬光大!

病例一

患者邹某,女,35岁,无业,铁路分局农副办公室职工于某之妻,年11月7日义务劳动中参加战备挖地道时,由于绳断从四米深井中摔下,医院抢救,经检查手臂,腿骨,盆骨粉碎性骨折,经西医骨外科方法治疗数月,二便失禁,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遂求助中医,医院任中医师,根据其骨折程度,给予中药治疗。

根据病历资料第11-号病历记载:脉象沉涩,舌苔黄腻,二便失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遂给予扶正健脾开胃。药用:党参15g,生黄芪15g,生白术9g,当归9g,熟首乌18g,合欢皮15g,续断15g,砂仁4.5g,骨碎补12g,生牡蛎15g,母丁香9g,焦三仙15g,此系汤剂,一日一剂,连服十剂,即可坐起,増加抵抗力,促进骨质生长。

后采用洛阳白马寺“二号治伤散”:广三七30g,生牡蛎、苏土元、没药、乳香、自然铜(生)各45g,麝香9g,共为细末,配为散剂,早晚饭后各服3g。

服用七天后,即可下床,病人二便恢复,饮食正常,生活即可自理。一剂服完痊愈出院,可在自家院内种蔬养鸡,并可到户外小街散步,回访三年,一切恢复正常。

病例二

患者刘某,女,48岁,无业,在工程段做临时工。于年11月8日在铁路西村,原铁路设计院露天剧场干活时,围墙倒塌,将正在干活的三名家属临时工全压在墙下,当场致死2人,医院抢救脱险,但左侧股骨、左臂桡骨、左手腕骨三处骨折及二根肋骨挫伤,经住院五个月治疗,左腿仍无知觉,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某段工会主席刘某受家属之托,前来求笔者用中药给予治病。

据病历资料12-号病历记载:患者刘某,女,48岁,无业,临时工,劳动中被围墙倒塌压伤,造成多发性骨折,脉象沉涩,舌苔厚腻,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负伤后深度昏迷,医院进行抢救脱险,后经X光检查,左侧股骨、左侧桡骨、左手腕骨横断性骨折,且左侧三条肋骨挫伤,经西医治疗五个月左腿仍无知觉,根据中医原理,给予扶正续筋生骨止痛方法治疗。首先服:党参、生黄芪各15g,生白术、当归各9g,熟首乌18g,续断、合欢皮、生牡蛎各15g,骨碎补12g,砂仁4.5g,母丁香9g,炒谷芽3g,水煎服每日一剂,开胃生骨,促进愈合。

并于三日后同时服用河南洛阳白马寺“二号治伤散”:广三七30g,生牡蛎、苏土元、没药、乳香、自然铜(生)各45g,琥珀30g,麝香9g,共为细末,配为散剂,日服两次,早晚饭后各服3g,效果显著。

四天后即可坐起,同时采用伸筋草、透骨草、苏木、红花、桑枝、当归、卷柏、艾叶各15g,川椒、桃仁各9g,煎汁外敷骨折处,以消肿止痛(每剂敷三天)

用药第五天,二便失禁消失;

用药一周后左臂肿已消,左腿开始恢复知觉;

用药第八天即可下床着地;

用药第十天即可手拄拐杖在室内移步;

服药20天即可手拄手杖到院内活动;

服药两个月手杖取掉,活动自如,并可做一些轻便的家务劳动;

三个月后即可到粮站买粮,扛一袋面回家。疗效奇特,回访三年,犹如常人。

以上两例换服中药后,全靠河南白马寺“二号治伤散”及内服汤药,外敷药治疗,其功效神奇,从笔者数十例粉碎性骨折无法固定的疑难病的治疗中,得出河南洛阳白马寺的祖传验方在治疗粉碎性骨折无法固定的疑难病案中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功效,值得颂扬传播,以期发扬光大。

--------------------------------------------------------

附:治疗骨折药酒

1、接骨草酒

[药物组成]接骨草叶0.5kg。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促患部末梢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痂生长,有助骨折愈合。

[用法用量]用纱布包敷骨折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然后将接骨草酒滴入小夹板下纱布浸湿为宜,每日二三次,成人每次50ml,儿童酌减。

[制备方法]①简单制作法:将新鲜接骨草叶0.5L捣烂,加少许乙醇,炒至略带黄色,然后文火煎6-8小时,搓挤出药汁过滤,配成45%乙醇浓度的药酒ml(1:1浓度)便可应用。②药房制作法:取接骨草叶,洗净,切碎、加水过药面煮,第一次煮2小时,第二次煮1.5小时,合并二次药液,过滤,浓缩成适量,加95%乙醇使含醇量为45%,药液浓度为1:1或2:1,放置24小时,过滤即得。

[资料来源]新医药学杂志,(37):17

2、风伤药酒

[药物组成]四块瓦50g,蚤休75g,姜黄75g,山栀75g,茜叶30g,阿利藤15g,射干30g,云实30g,商陆15g,土黄柏75g,驳骨丹75g,蛇芍50g,星宿叶50g,毛茛50g,紫菀g,冰片7.5g,百两金30g。

[用法用量]外擦,每日擦三次,连用一星期。

[制备方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用适量的75%乙醇浸泡大约十日后,过滤取液,药渣加乙醇浸泡五日后,过滤,弃渣,两次药液合并,装瓶备用。

[资料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3、七叶红花酒

[药物组成]七星草g,叶下花g,小黑牛g,岩芋g,红花g,苏木g,紫荆皮g,伸筋草g,自然铜g,雪上一枝蒿g,马钱子g,丹皮g,大黄g,栀子g,木瓜g,血竭g,牛膝g,杜仲g,冰片(后下)酌量,75%乙醇20L。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续筋接骨,祛风除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脱臼,风湿性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擦患处,每日四五次。剧毒,严禁口服。

[制备方法]将以上中草药粗研后装入瓷器内密封浸泡在20L75%乙醇内,每日摇荡,搅拌一次,十五日即可使用,使用时加冰片2g。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5):21

4、茴香丁酒

[药物组成]茴香15g,丁香15g,樟脑15g,红花15g。

[功能主治]散寒、活血、化湿,治疗骨折后期局部肿胀。

[用法用量]用棉球沾药汁涂于伤处,以红外线治疗灯照射距离20-30cm,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七次为一疗程。

[制备方法]取白酒g,把药物浸于酒中,一星期后取汁使用。

[资料来源]中国骨伤,(1):56

按:有单位治疗四肢骨折愈合期肢端肿胀例,结果治愈率%。

本文摘自《王劼中医临床经验精要》,甘肃民族出版社。作者/王劼、王兰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zyswt/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