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痰安寐汤(印会河)

  组成:北柴胡10g,枳实10g,制南星6g,珍珠母60g(先下),青礞石30g(先下),合欢皮15g,夜交藤30g,葛根30g。

  加减:头痛甚,中医称为痰厥头痛者,加钩藤30g,菊花10g,白蒺藜15g,赤芍30g,以舒挛镇痛;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12g,生大黄6g,以润肠通便;抽搐动风者,加羚羊角面1g(分冲),以清肝熄风;狂言乱语,躁动不宁,幻视幻听者,则其病已由量变到质变,属于癫狂之症,所谓“精神分裂症”之类,本方须加菖蒲10g,远志6g,以豁痰开窍。外加“礞石滚痰丸”6~9g,上午一次服下,下午可得泻下二、三次不等。慎不可睡前服用此丸,因为此药起作用时,可见腹痛泻下,影响睡眠,反滋病变。用法:方中珍珠母、青礞石二药,须先放入水中煎沸半小时,然后纳入其余诸药。因此二味为介类及矿物药,非久煎不能奏效。余可按常法煎取浓汁约ml,煎2次,分2次服用,距离吃饭约一小时前后均可功效:祛痰(无形)镇静,解郁舒肝,安神除烦。

  主治:由七情六郁而引起的失眠。方解:本方系多方精组而成,上可以溯源于《灵枢》之半夏秫米汤下又能至现代实验室。因今人实验证明,中医除痰药多有镇静作用;中病可以归功于许学士的“珍珠母丸”,因本方重用珍珠母。本方系得自祖传,由先父秉忠公传我,而我又屡经更易,始具今日之规模。

来源:张丰强.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国际文化出版社,.

2.百麦安神饮(路志正)

组成:百合30g,淮小麦30g,莲肉15g,夜交藤15g,大枣10g,甘草6g

加减:兼气郁者,加合欢花30g;兼痰浊者,加竹茹9g,生姜6g兼湿邪阻滞者,加藿、荷梗各10g。

  用法:上药以冷水浸泡半小时,加水至ml,煮沸20分钟,滤汁存入暖瓶内,不计次数,作饮料服用。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安神。

  主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表现为失眠者。

方解:神经衰弱及神经官能症的发生,主要因思虑过度,心阴暗耗;或久病不愈,阴血耗伤;或劳心伤脾,气血两亏,致使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心,可涉及肺、脾,以虚多邪少者多见,且般病程较长,故治疗上不能孟浪从事,急于求成。如因其虚而用重剂滋补,不但药过病所,且可引起诸如胸闷脘痞、腹胀纳呆等不良反应;如因其有邪而攻之,亦会进一步损伤正气,加重病情。所以必须从虚多邪少,功能失常这一点着眼,缓缓为之,以清淡、轻灵、活泼、流动之品,斡旋其枢机,调整其功能,补虚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故取《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与百合汤之义,再加莲肉、夜交藤。以淮小麦、甘草大枣益心脾之气;以莲肉、百合、大枣养血和营;以百合微寒之性,清内蕴之虚热;且淮小麦、百合、莲肉、夜交藤、大枣诸药均有安神定志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养心阴,益心气,清虚热,缓诸急,安神定志之功。

来源:张丰强.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国际文化出版社,

3.潜阳宁神汤(张琪)

组成:夜交藤30g,熟枣仁20g,远志15g,柏子仁20g,茯苓15g,生地黄20g,玄参20g,生牡蛎25g,赭石(研)30g,川连10g,生龙骨20g

加减:若阴亏甚,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可加麦冬15g,百合20g,五味子10g;情怀抑郁、烦躁易怒者,可加合欢花15g,柴胡15g,以解郁安神;兼大便秘者多为胃家郁热,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加小量大黄,以泻热和胃。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阴虚阳亢的失眠。

方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临证观察不寐多由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奋所致。本方用黄连以清心火,生地黄、玄参滋阴潜阳,更用龙牡赭石以潜镇阳气,使阳入于阴。然此病日久,思虑过度,暗耗心阴,故再用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不寐常见初睡之时忽然跳跃,似惊而醒,有似心虚胆怯而实非,乃阳亢阴亏,初入之时交合浅而脱离快,自然阴阳不能相济而复醒。因此除滋阴潜阳外,必须用黄连以直折心火,从而达到泻南补北、心肾相交、阴平阳秘之目的

来源:张丰强.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国际文化出版社,

4.挹神汤(焦树德)

组成:生石决明20~45g(先煎),生牡蛎15~30g(先煎),生龙骨15~30g(先煎),生地12~18g,生白芍10~15g,炒黄芩10g,茯神(苓)15g,香附10g,远志9~12g,炒枣仁12~20g,白蒺藜9~12g,合欢花6g,夜交藤15g。加减:肝血虚者可加当归6~9g,阿胶6~9g(烊化)。急躁易怒者可加生赭石20~30g(先煎),灵磁石20~30g(先煎),白蒺藜10g。头晕明显者可加泽泻30g,钩藤20~30g。悒悒不乐、精神不振者,可加厚朴花10g,玫瑰花5g,佛手片6g,加重合欢花之量。肝火旺,口苦口渴,舌红,目赤,多怒,大便干结者,可加龙胆草6g,芦荟1~2g,青黛6g(布包),木通5g,并加重生地、黄芩的用量。肝肾阴虚,梦遗失精者可加山萸肉6~9g,天门冬10g,玄参15g,泽泻12g,金樱子10g。心火旺而失眠多梦者,可加川连6g,竹叶3g,莲心3g,灯芯草10g。心血不足而心悸不宁者,可加麦冬10g,丹参12~15g,柏子仁10g。心脾不足消化不良,四肢倦怠,大便溏软者,可加炒白术10g,芡实米12g,龙眼肉10g,茯苓改为30g。大便溏泄者,去生地,加肉豆蔻10g,车前子12~15g(布包)。心肾不交者,可加灵磁石20~30g(先煎),磁朱丸(布包煎)6g,交泰丸(川黄连、肉桂)6g同煎。心肝血虚,神魂不宁而失眠严重者,可加生赭石15~25g(先煎),改炒枣仁30g(先煎),白芍为15g,加重生牡蛎用量。

用法:将指定先煎的药物先煎煮20分钟,然后加凉水,放入其他药物同煮,二煎共取汁ml,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效:养阴柔肝,潜阳安神。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亢旺所致的失眠。

方解:本方以生石决明、生牡蛎咸凉清热,益肝阴,潜肝阳,收浮越之正气,为主药;生地、白芍补益真阴,滋水涵木,凉血生血,柔肝安脾,为辅药;首乌藤滋益肝肾,交合阴阳,合欢花解郁安神,酸枣仁养肝助阴,宁心敛汗而安神,远志肉交通心肾,白蒺藜散肝郁,祛肝风,共为佐药;香附为阴中快气药,引血至气分,增强诸药活力,兼能理气解郁,黄芩泻肝胆火,益阴退阳,共为使药,诸药合和,共达养阴柔肝潜阳安神、交通心肾之功来源:米一鄂.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今日中

国出版社,

5.柴胡枣仁汤(谢海洲)

组成:柴胡10g,黄芩10g,白芍10g,百合20g,酸枣仁20g,五味子15g,知母10g,川芎10g,茯苓15g,党参10g,大枣5枚,甘草3g

加减:心情急躁者加黄连、栀子;失眠较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莒蒲、远志、琥珀粉;神疲乏力者加白术、仙鹤草、五加皮;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纳呆乏味者加乌梅、焦三仙、焦山楂;两胁胀满者加香附、枳壳;月经不调者加当归、益母草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匀,分中午和晚上临睡前两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

功效:养血柔肝,清热安神。

主治:神经衰弱以失眠为主者。

方解:本方调肝安神为基本大法。以仲景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百合地黄汤等化裁,组成柴胡枣仁汤为基本方方中生地、白芍、知母、百合为甘寒之品,崇阴以制火,滋阴以清热,使肝木得养,肝体柔润,热清神安,阴阳平衡;以酸枣仁、五味子酸以收之,敛其太过,以酸补肝;肝急欲缓,以甘草、党参、大枣之甘,以缓其急;肝胆有热,以柴胡疏肝清热,条达肝F气。综观全方,具有养血柔肝,清热安神之功。

来源:米一鄂.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今日中国出版社,

6.合中安神汤(杨百茆)

组成:茯苓15g,法夏10g,陈皮10g,郁金10g,胆星10g,石莒蒲10g,枣仁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白蔻仁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化痰渗湿,开窍安神。

主治:老年五脏俱损、痰湿较盛而致的失眠。

方解:本方在二陈汤和二至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成,方中以茯苓、法夏、陈皮为君。辅以白蔻仁健脾渗湿,理气化痰,清化生痰之源,湿无所聚而痰无由生。女贞子、早莲草滋养肝肾;郁金、胆星、石莒蒲化痰醒脑,开窍安神;枣仁养心安神。诸药合用俾邪去正安、脾胃健运则中气复立,四旁得溉,五脏有禀,气血阴阳谐和矣。

来源:米一鄂.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今日中国出版社,

7.夏合安神汤(王雄)

组成:法半夏15~30g,百合30~50g,炒酸枣仁30g,当归10g,夜交藤30g。

加减:肝郁化火:主方合丹栀逍遥丸或龙胆泻肝汤。思虑过度:主方加茯神、桂圆肉、白术、木香、石斛、陈皮、柏子仁等。卒受惊恐:主方加五味子、远志、山茱萸、琥珀、生龙牡等。饮食停滞:主方加砂仁、麦芽、山楂、鸡内金等;若腹胀满,大便干结者合调胃承气汤或枳实导滞丸。痰热内蒙:主方合温胆汤,酌加胆南星、石菖蒲、郁金、栀子、淡豆豉等。心肾失交:主方合六味地黄丸、交泰丸为基本方;偏阴虚火旺者,合黄连阿胶汤或天王补心丹;偏于阳虚者,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遗精明显者酌加桑螵蛸、金樱子、芡实、莲须;盗汗明显者酌加知母、黄柏、五倍子、煅龙牡等。心脾失调:主方合归脾汤;纳呆明显者酌加陈皮、焦三仙;腹胀明显者酌加砂仁、川朴;大便稀溏者,去当归,酌加山药、薏苡仁、白扁豆。心肝失调:肝血虚者,合四物汤;肝阴虚者,合一贯煎;肝阳上亢者,合羚羊钩藤汤或镇肝熄风汤;月经不调者,酌加香附、益母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调整阴阳,养血安神主治:失眠症。

方解:白天卫气运行于阳经,人体阳气盛于外,人寤而动;夜间卫气入内,运行于阴经和五藏,人则寐而息。失眠证的主要病机是阳不入阴,心神不安。方中半夏为安神之圣药,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和安神作用;百合味甘、性寒,清补兼用,入心经善“敛气养心,安神定魄”,有明显镇静安眠作用,故用以为君;炒酸枣仁甘收酸补,同为安神要药,用以为臣;当归善补阴血,佐百合以养心阴;夜交藤味甘性平,佐酸枣仁以养心血。

来源:王雄祖传方(王雄为深圳市名中医)

赞赏

长按







































昆明儿童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zyswt/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