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算个马,泥窝才是牛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其中百岁老人分布率较高,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自年韩颐和等人包装炒作之后,热度空前,一度开发过度,却早已失去了先前的宁静。 桃源泥窝潭却还有这么一个少为外人所知的地方。 前天,跟老阙去了他老家——泥窝潭的何仙岩。在陈支书的带领下,在村里走一圈,发现:在何仙岩组,长寿现象非常普遍,这个组总共70人,80岁到岁的老人有20多个,上百岁的有三个,摄影家田国军答应哪天给他们照个合影。 来到陈支书家,发现一个“大嫂”正在烧火做饭,看上去也就六七十岁,陈支书说,那是他妈妈,今年92岁,年生,与他爸同岁!如今耳聪目明,可以用“明眸皓齿”形容,啧啧!于是马上改口喊“老人家。” 上山,几个村民在往山上背钢管,有男的,也有女的,大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他们脚步稳健,不气不喘,一根钢管大约六七十斤,有的背一根,有的背两根。陈支书的哥哥七十多岁,每次背的两根。他们要在山顶修建一个瞭望亭。怀着好奇,我们跟着山上去。 半山腰有个湖,湖水清澈,一眼看去就是个野钓的好地方。听说有桃源钓友燕某、田某钓上过一二十斤的鲤鱼,折断过好几根钓竿。陈支书家的饮用水正是从这个湖里放下去的。 湖边有座庙,就叫“何仙岩”,供的哪路神仙?何仙姑? 支书说:“不是的!供的是何首乌仙。” 何首乌仙?我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何首乌可以变神仙! 原来,过去这山上生长着很多何首乌。何首乌又名紫乌藤、夜交藤,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村里人却把何首乌当成普通食材。难怪脚力这么好,难怪长寿。 传说有一棵超大何首乌长在岩壑上,很多人打主意。为此,有人就在岩壑下建房子长居,希望哪天趁机把那棵大何首乌挖走。 有一天,村里突然出现个放牛娃,牵着牛从山上走下来,但是村里谁都不认识这是哪家的小孩。 第二天,村里人发现,那棵超大的何首乌不见了。恍然觉悟:原来何首乌变成放牛娃走了! 于是,村民将山上的房子改成道观,名曰:“何仙岩”。这座山也叫何仙岩。 何仙岩前是一个陡坡,立着栏杆,凭栏眺望,山环水绕,屋舍俨然,良田美池,尽收眼底。 又一处桃源佳致! 庙里除了供奉着何仙,还供奉着长寿三尊。长寿三尊原是藏传佛教中的长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长寿佛为中央主尊,左边是白度母,右边是尊胜佛母。藏传佛教的内容出现在何仙岩,我也是倍感新鲜。 庙的侧面悬崖上,果然有一栋木质结构的老房子,翘檐飞角,给人呼之欲飞之感。 几处老建筑的垱头岩壑下,都有水井。水质清澈,有细鱼游动。更有一处岩壑下,有几堵残垣断壁,据说这里曾经是村民躲日本佬的地方,但见墙上还有“打倒日本鬼子”的字样。 沿山脊行走,山花烂漫,映山红开始绽放,陈支书说,还出几个太阳,这几个山头会要红遍。 接近山顶,脚下仿佛踩着地板,发出空洞的声音,感到煞是奇怪。突然,邂逅一片油茶林,有一棵显得特别粗大,老阙谓之“油茶王”,并欣然与之合影。 野生茶树油,是长寿食油,也是广西巴马人日常食用油。 我建议支书去检测检测,说不定富硒! 登上山顶,村民像蚂蚁搬家一样,把一根根钢管往这里搬运。他们要修建的亭子就在这里——原来有个老亭子,几近倾倒,我壮着胆爬上去,极目瞭望,桃源县城一览无余,仿佛就在眼前。环顾四周,眼前展现出一幅标准的世外桃源图景。 何仙岩是泥窝的制高点。 这真是个出大片的好地方,遗憾,我没有带相机。 想不到,我们桃源还有这么个神秘的地方。 记住她:非常长寿村——何仙岩! 治学三分匪气,练剑半个书生 田桃源, 印象桃源谢谢你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wutenga.com/swthj/7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九大仙草来报道
- 下一篇文章: 治疗脱发白发的中成药,这个方子经久不衰